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欢迎来到信用中国(辽宁沈阳)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诚信建设万里行
沈阳市诚信宣传活动:市科技局扎实推进科研诚信建设与科技伦理治理工作
发布时间: 2023/08/17  |  来源: 指尖沈阳  |  专栏: 诚信建设万里行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科技伦理是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需要遵循的伦理理念和行为规范。近年来,沈阳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与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要求,以加强作风学风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为目标,坚持三个面向、敏捷治理,引导科研单位及人员树立科研诚信与科技伦理底线意识,开展负责任的科技活动,推动科技创新质量与创新环境显著提升,相关经验做法在科技部《科技工作情况》全国推广。

面向重点领域,举办宣讲培训提升科研诚信管理与科技伦理治理能力。充分认识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对于保障科技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围绕科技创新风险源头和区域,分别在医学和人口健康、人工智能、生态环境和农业领域举办宣传培训会议,邀请专家为科研人员讲解《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以及科技部《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和《沈阳市科研诚信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措施,组织相关领域科研人员,以及各单位科研诚信(学术)委员会和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同志近千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参加培训,全面提升科研诚信管理与科技伦理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利用辽宁省暨沈阳市科技活动周,联合市科协举办“立鸿鹄志 做奋斗者”—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和沈阳两院院士风采展,为创新沈阳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并且,督促重点领域单位设立科研诚信(学术)委员会与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开展诚信及伦理审查,强化风险监督管理,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面向重点高校院所,开展绩效评估提升科研诚信管理与科技伦理治理能力。建立“市校+市院”磋商机制,组建微信工作群,定期发布工作动态、对接需求与预警信息,帮助高校院所解决实际问题30余项,督促各级委员会切实发挥审议、评定、受理、调查、监督、咨询等作用,对违背科研诚信与科技伦理要求的予以处理。编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政策指引及案例汇编》,面向高校院所广泛征集科研诚信与科技伦理专家,利用专家力量会同市教育局、卫健委等部门研究起草《沈阳市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若干措施》。同时,以市属高校院所为突破口,研究建立沈阳市科研诚信、科技伦理和“三评”改革试点创建与绩效评估工作指标体系及赋分标准,会同市教育局、人社局、卫健委、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聘请省内评估专家赴沈阳大学、沈阳医学院、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等7所高校院所开展绩效评估,帮助高校院所分析问题、总结成效,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100余条。如沈阳医学院推行教师分型、协议年薪制,沈阳大学建立立体化人才评价机制,沈阳环科院强化学术期刊学术论文审核等亮点纷呈,其作法被有关媒体宣传推广,真正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

面向重点企业,开展调研服务提升科研诚信管理与科技伦理治理能力。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大兴调查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针对沈鼓集团、沈阳机床、沈飞公司、中航黎明、拓荆公司、中科仪等重点企业科研诚信与科技伦理,以及揭榜挂帅与“卡脖子”技术难题,联合市发改委、工信局等有关部门,通过座谈交流、专家评议、项目抽查等形式,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情况,进一步压实企业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主体责任,帮助企业通过查找风险、规范流程、完善措施、挖掘潜能,建立科研诚信管理与科技伦理治理长效机制,助推科技创新工作提质增效。同时,协同沈阳市高企协会和科技中介机构等,深入全市4207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148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线上+线下”调研服务,并通过局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发布科技创新政策、科研诚信及科技伦理知识,以及有关科学技术违规行为案例,引导企业遵章守纪、诚信经营,正确对待和防范生产研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科研诚信、科技伦理,以及科技安全保密等风险挑战,督促企业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自觉践行科研诚信与科技伦理要求;学会、协会等科技中介组织发挥自律自净功能,科研人员坚守底线、严格自律,合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指尖沈阳 | 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