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增量、稳存量,引导低成本信贷资金源源不断向经济短板领域倾斜,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大盘。记者6月7日从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管部(简称“营管部”)获悉,今年以来,全市信贷投放工作靠前发力,截至5月底,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年初增长712亿元,在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和实体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
在国务院、省、市等各级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都是重要内容之一。本轮疫情发生后,根据人民银行总行部署,营管部指导全市货币政策靠前发力、以进促稳。“营管部联合市金融发展局第一时间印发通知,要求全市金融机构做好疫情期间金融服务保障工作,并连续制定出台意见,提出确保信贷稳定增长、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投放等方面政策措施,持续运用再贷款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低成本支持市场主体,确保金融服务不断档。”6月7日,营管部货币信贷统计处负责人说。截至5月底,沈阳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年初增长了712亿元,实现同比增长5.8%。信贷资金源源不断流入制造业、绿色低碳、科技金融和乡村振兴领域,支持沈阳城高科技数据中心、富创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发展壮大。
值得一提的是,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的用足用好,更是在全市稳小微、稳农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北(沈阳)物流有限公司负责沈阳市属国资集团和沈河区政府采购抗疫物资。在营管部支小再贷款政策资金激励下,盛京银行提升贷款审批效率和投放速度,680万元专项贷款仅用一个星期就成功发放,发放利率仅为4.5%。辽宁中尚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主营医疗净化等空间的室内装修设计,同样在支小再贷款政策的支持下,沈阳农商银行上门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仅用7天时间即完成330万元贷款的投放,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在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下,信贷资金流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并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截至目前,沈阳市运用支小再贷款资金支持批发零售业11亿元、制造业6.9亿元、高新技术企业3.2亿元、交通运输业0.31亿元、旅游娱乐业0.25亿元,直接带动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实现28.8%的增长。与此同时,再贷款支持的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下行,2022年前五个月仅为4.87%,较2021年末下降27个基点。在支小再贷款的撬动下,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871.3亿元,比年初增加64.5亿元,同比增长23.2%。
“新民农商银行在我最需要钱的时候主动上门办理贷款,当天下款,利率又低,正好填补了资金缺口。”新民市红旗乡九天地村水稻种植大户左庆洪对记者说,在20万元支农再贷款的支持下,700亩水稻长势喜人。支农再贷款在支持农业发展、春耕备耕中引导金融机构低成本发放涉农贷款,起到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数据显示,在支农再贷款的撬动下,全市涉农贷款比年初增加了70亿元。
-读报名词:再贷款
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再由地方法人机构定向投放的贷款。作为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可以起到促进信贷结构调整、引导社会融资成本降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