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以“深化银企合作,赋能实体经济,共创发展新篇”为主题,由辽中区发改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辽中监管支局、财政局、营商局主办,经济开发区协办的“金融活水润企心”辽中区银企对接会在经济开发区三楼多功能厅隆重召开。
区发改局等相关区直部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辽中监管支局、辽中区10家银行机构、3家保险公司主要领导及20家企业家代表共60余人参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健出席会议并致辞,区发改局三级调研员武永庆同志主持会议。
辽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银企对接工作。张健区长对此项工作进行部署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金融机构扛起“主力军”责任,当好“输血者”。二是希望小微企业练好“内功”,当好“实干家”。 三是希望政府部门做好“服务员”,架好“连心桥”。张健区长的讲话对指导我区“政银企”工作指明了方向,体现政府对破解融资难题的坚定决心,对企业健康发展的充足信心,对金融机构服务发展的信任与期待,对金融机构、对企业、对政府部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寄予厚望,为辽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会议首先由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群同志发言,重点阐述本次银保企对接会举办的核心要义、主要目标及预期成效,阐明活动对提升区域金融服务质效的重要意义。强调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的建立,以及积极推进银企对接是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金融机构 “放贷难” 的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
同时银行机构积极创新,金融新产品硕果累累。区发改局、金融监管支局与邮储银行辽中支行共同构建“政府+监管+银行”三方协作机制,立足“辽中大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资源优势,针对性制定粮食加工产业集群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创新推出辽中专属信贷产品,精准破解集中收粮期融资难题。截至目前,已完成12家企业5510万元授信审批,预计年内授信总额突破1亿元,为地方特色产业注入强劲金融动力。该创新实践已被《中国银行保险报》作为优秀案例刊发,并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辽宁监管局作为“三基协调”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上报总局并在全省通报。
接下来建设银行辽中支行行长赵明宣代表银行机构、辽中区庚浩食品有限公司马茹经理代表企业先后表态发言。
最后9家银行和 3家保险公司纷纷拿出拳头金融产品向企业作精彩推介,企业家对各家银行的金融产品进行深入了解,各银行的金融产品贷款方式灵活、产品丰富、利率低,非常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纷纷表示本次对接会把金融活水更加精准地浇灌企业的“良田”,真正起到桥梁的作用。
记者从辽中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负责人发改局三级调研员武永庆同志处获悉,自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以来,截至8月底,辽中区发改局协调各相关部门及银行机构共走访7110户市场主体,获得授信市场主体2149户,极大的缓解了市场主体资金需求,促进了辽中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