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提升乡村依法治理水平,切实增强基层干部的法治思维和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同时优化乡村营商环境,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近期,于洪法院马三家法庭与辖区内马三家街道携手,成功举办了面向街道下辖各村村委会主任、治保主任的“法律明白人”专题普法讲座。
此次讲座是法院司法服务下沉、延伸审判职能、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精准普法,为扎根一线的乡村治理骨干“充电赋能”,助力构建源头预防、前端化解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筑牢基层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同时为乡村营商环境建设奠定法治基础。
讲座聚焦乡村治理及营商环境中常见、多发的法律问题,内容务实,针对性极强。马三家法庭的资深法官、法官助理结合审判实践,以案释法,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讲解。
一、聚焦“调解优先”,筑牢和谐基石,优化营商环境。强调了调解在化解基层矛盾及商业纠纷中的独特优势与重要性,详细讲解了调解的原则、效力,引导基层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平息纷争,力争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就地解”,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这有助于减少商业活动中的法律摩擦,降低交易成本,为乡村营商环境提供稳定的社会基础。
二、剖析“民间借贷”,明晰法律红线,规范融资行为。重点讲解了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利息的法律保护上限、担保责任的认定以及证据保存等关键知识,提示风险防范要点。在乡村营商环境中,规范的民间借贷行为对于小微企业和农户的融资至关重要,此部分内容有助于引导大家规范借贷行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维护金融秩序。
三、解读“离婚纠纷”,呵护家庭稳定。围绕离婚案件中涉及的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承担以及法院何种情况能够判决离婚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清晰的法律阐释和伦理引导。家庭稳定是乡村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营商环境优化的间接因素。稳定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为商业活动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推进“法治护航”,助力乡村经济发展。针对乡村营商环境,法官们结合乡村实际,讲解了合同签订、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强调诚信履约在商业活动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剖析商业欺诈、合同违约等典型案例,深入阐释诚信原则在市场活动中的法定地位与失信惩戒机制,帮助基层干部了解法律风险,帮助企业经营者提高依法经营的能力。为推动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法官结合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常见法律问题,重点解读了土地流转与开发合规、文旅经营主体权益保护、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内容,通过法治赋能文旅产业,旨在引导基层干部将法律思维融入乡村旅游规划与管理,推动形成“法治+文旅”协同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讲座现场,参会人员全神贯注,认真聆听。会后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如同一场“及时雨”,内容贴近实际、“干货”满满,解决了许多工作中的困惑,增强了依法办事、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信心和能力,对今后更好地开展乡村治理、调解工作以及优化营商环境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此次联合普法讲座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马三家法庭与辖区街道共建的基层普法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后续将围绕百姓关注需要的不同主题持续形成系列化、常态化的普法格局,不断将法律知识和服务送到群众及企业身边,共同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为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